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它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采集、控制傳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動通信、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到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從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最終實現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階段。
據相關數據顯示,到2025年,與全世界工業物聯網的連接數據將達到138億,其中大中華區的連接數將達到41億,約占全世界市場的1/3。與此同時,根據工業和信息技術部的調查顯示,中國工業物聯網市場的年收入增長率約為25%,2022將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這昭示著工業物聯網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
工業物聯網,由于在運營期間可以實時感知監控,企業可以做出更加明智的優化決策。這些連接還可以通過建立遠程訪問來提高效率。帶有工業物聯網的傳感器的設備可以相互通信,從而使自動化系統更加靈活。工業物聯網設備還可以通過調整只使用相關功能來降低能耗。
工業物聯網部署的優勢
以下就是工業物聯網部署的10大優勢:
1.生產系統感知和監控:
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核心是系統和機器之間的持續通信,以確保優化吞吐量并實時識別機器缺陷。
2.制造過程優化:
配備傳感器并使用工業物聯網系統管理的機器和設備可以監控條件、設備和工作流程,例如機器性能、裝配線管理、供應鏈優化、勞動力安全或質量保證流程,以進行優化。
3.預測性維護:
超過75%的設備和系統故障是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發生的。借助工業物聯網,預防性維護結合分析來預測機器故障。
4.優化質量:
它可以立即解決生產線上的問題,減少停機時間、生產力損失和產品缺陷,工業物聯網設備經過編程以監控材料質量、實時分析設備性能以及測量和測量成品。
5.庫存和供應鏈管理:
數據、分析、洞察和上下文智能使庫存系統無縫運行,從而更準確地估計可用材料,在制品和新材料的預計到達時間,這有助于優化供應鏈和削減成本。
6.客戶服務水平和滿意度:
配備傳感器的生產系統和庫存可以使客戶能夠近乎實時地了解他們的訂單進度。傳感器提供有關客戶使用情況的見解,可以幫助制造商改進功能,提醒客戶注意問題和瓶頸,并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7.工人安全與健康:
智能可穿戴設備允許管理人員通過跟蹤疾病和傷害、缺勤、失誤、機械或車輛事故或危及生命的事件(如氣體泄漏)的歷史記錄來監控生產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8.能源管理和可持續性
工業制造消耗了全世界 54% 的電力。使用 工業物聯網 的制造商可以通過優化能源消耗來顯著提高能源效率。
9.服務供應和協調
工業物聯網支持的現場服務交付是一種基于價值的方法,基于所提供的因素,例如給定服務活動的時間、背景和技術人員參與。
10.服務合同合規性和性能
工業物聯網 支持實時數據可見性,因此原始設備制造商 (OEM) 和用戶都可以在風險和問題出現時意識到它們。
工業物聯網部署面臨的挑戰
盡管具有以上優勢,工業物聯網應用也面臨著巨大挑戰:
1.缺乏標準化:
有多種不同的格式和技術可以滿足連接設備之間機器對機器通信的不同要求,如Sigfox和Zigee技術,對于一個工業物聯網環境來講,它們必須是可以互相操作的。
2.與傳統設備技術的兼容:
許多較舊的設備不是為現代技術提供相關特定格式而設計的,因此,幾十年前的工廠設備可能需要一些改造更新,才能與復雜的工業物聯網設備進行通信。
3.安全問題:
任何設備都是由網絡通信控制,面對互聯網很容易被黑客攻擊,工業物聯網沒有辦法避免這一點,許多低成本的設備,如遠程攝像機、路由器甚至DVR的安全功能有限(包括硬編碼的默認密碼和telnet訪問),或者從來不會更新補丁。一旦遭到破壞,它們將造成DDos攻擊和惡意軟件分發等等問題。
隨著 工業物聯網 的普及,這些技術將變得更容易獲得和負擔得起,而且有時可以抵消初始費用。更嚴格的網絡安全標準可以應對不斷增長的網絡威脅。雖然工業物聯網
仍然相對較新并面臨一些挑戰,但該技術可以為成功實施它的人帶來競爭優勢。相信工業物聯網技術將給我們帶來更多創新,更多驚喜!